MGM·美高梅平台 - App store|Apple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健康资讯

茵栀黄本没错,“注射”剂型才是祸
作者:张慧

背景资料

    2016年8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一则关于修订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下图),要求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在【禁忌】项中增加“新生儿、婴幼儿禁用”。随后有些所谓的专家也发表言论称茵栀黄可引起新生儿死亡,新生儿不宜使用茵栀黄。面对这样片面的言论,不难发现,这些文章中竟然将“茵栀黄”与“茵栀黄注射液”混为一谈,殊不知,茵栀黄注射液仅仅是茵栀黄的一种剂型,如此断章取义,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茵栀黄颗粒.JPG

茵栀黄本没错

来源于古方

    茵陈蒿汤出自经典古方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记载:“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由此可见,茵陈蒿汤在古代就已成为退黄疸的主要药物。茵栀黄颗粒(美高梅平台)组方是在茵陈蒿汤的基础上,保留两味主药茵陈和栀子,将组方中泻下作用较强的大黄改为黄芩和金银花,缓其泻下能力,增强其清热利湿的功效。

用药经验丰富

    通过查阅1981年—2016年间中国知网有关茵栀黄的文献,搜索主题词“茵栀黄”共有1784条结果;搜索主题词“茵栀黄” 并含“新生儿”共有833条结果;搜索主题词“茵栀黄” 并含“新生儿”并含“黄疸”共有621条结果;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有关茵栀黄的所有文献报道中接近一半是关于新生儿黄疸的。

注射剂型才是祸

中药注射剂问题层出不穷

    近年来,“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等多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因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被暂停销售使用。引起中药安全性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药剂型选择的合理性,使用同样的药,注射使用时却容易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作为汤药服用时相对安全。

国家严格控制中药注射剂

    2008年CFDA公布的卫医政发〔2008〕71号《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中提出: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应加强监测。

茵栀黄颗粒≠茵栀黄注射液

    以“茵栀黄”“茵栀黄注射液”“茵栀黄颗粒”“不良反应”作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1981—2016年间有关茵栀黄的文献,其中文献报道茵栀黄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血液系统或者神经系统损害等,占文献报道茵栀黄不良反应的87.5%;而茵栀黄颗粒的不良反应为仅有极少数患儿出现轻微的腹泻。

    茵栀黄颗粒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循证医学充分,可作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用药。不要因为茵栀黄注射液的说明书中增加了一条“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就否定了沿用了几百年的老祖宗的茵陈蒿汤,否定了茵栀黄颗粒几十年来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贡献。

    茵栀黄注射液和茵栀黄颗粒不能混为一谈,茵栀黄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不能让茵栀黄颗粒背这个黑锅。

XML 地图